香港地質公園標誌

 

荔枝窩


百年客家圍村 (一日遊)


 

 

有些地方,到過一次之後即想重遊,相信大多數曾一訪荔枝窩的遊客會有這種感受。荔枝窩是新界東北地區歷史最悠久、最具規模及保存得最完好的鄉村之一,至少已有三百多年歷史。 荔枝窩村根據風水學建設,村屋以三縱九橫形式依山勢排列,前低後高,共二百多間,外築圍牆,別具特色。村民昔時以耕種為主,主要農作物為稻米和水果,部分以捕魚及售賣竹製品為生。自1960年代起,村民陸續移居英國或遷出市區謀生,但每逢十年一度的慶春約太平清醮,均回來參與,氣氛熱鬧。
沿1.2公里的荔枝窩自然步道漫步,可感受到這裡極高的生態價值。在村後茂密的風水林中,本地樹木種類繁多,是多種哺乳動物和蝴蝶的重要生境。八種真紅樹物種則形成一片茂盛的海岸森林, 是海洋生物的哺育場;其中全港最巨大的紅樹銀葉樹,高度可超過15米,其強大的板根凸出泥面,有如一道堅固的牆。白花魚藤是一種攀援植物,直徑可長至成年人腰部般粗大,如巨蟒或巨龍在樹林穿梭。 區內亦有大片濕地,孕育種類繁多的蜻蜓、青蛙和淡水魚。這些生境共同構成重要的生態系統,與荔枝窩的文化色彩交織成一幅豐富多姿的美麗圖畫。
小瀛故事館是沙頭角慶春約七村與香港地質公園的合作成果,設於小瀛學校擴建校舍的舊址。該校於1920年代成立,在數十年間為七村子弟提供基礎教育,是村民的重要集體回憶之一。 展覽內容主要來自村民提供的口述歷史資料和他們慷慨捐贈的文物,透過慶春約及七村簡史、小瀛學校、 太平清醮、農耕與貿易等四大主題,向遊客全面介紹其歷史文化和多元的生活環境, 讓當年的鄉村面貌重現眼前。
因為有見海草群落在生態上有其重要性,所以早於一九七九年荔枝窩的矮大葉藻海草床已劃訂為具特殊科學價值的地點,此海草床更被包括在於一九九六年所劃訂的印洲塘海岸公園之內。《環境評估條例》亦將所有已成形的海草床定為需要進行生態評估的重要生境。所有會影響到這種生境的建議發展計劃,都需要進行生態評估,從而減低都市發展對本地海草床的威脅。

 

 

荔枝窩一日遊

 

如何前往:

由馬料水乘搭渡輪前往

可乘搭逢星期六、星期日和公眾假期行駛來往馬料水至荔枝窩的渡輪。

遊客可乘搭港鐵東鐵綫到大學站,從B 出口步行15 分鐘至馬料水三號梯台乘搭渡輪,航程約為1小時30分。

渡輪服務: 逢星期六、星期日和公眾假期

由馬料水開往荔枝窩: 上午 09:00

由荔枝窩返回馬料水: 下午 15:30

船票: 單程$45元正;來回$90元正

查詢及預訂: 2555 9269 (聲威實業有限公司)

(資料以營辦商公佈為準)

 

由陸路遠足前往 (只適合有行山經驗人士)

於大埔墟港鐵站乘搭專線小巴20R至烏蛟騰田心村總站。假日可由大埔墟巴士總站乘搭巴士275R至烏蛟騰起步。由烏蛟騰步入荔枝窩約需 2小時。

另也可於粉嶺港鐵站乘坐前往鹿頸的56K號小巴,在鹿頸下車後從鳳坑起步前往荔枝窩,約需2.5小時

 

 
貼士: 請帶備充足的水、食物和防曬物品。在荔枝窩一般有假日士多提供水和飲料。  

 


 

如何探索荔枝窩

 

遊覽路線

下載建議的遊覽路線 PDF

 

 

 

荔枝窩短片

 

 

 

 

 

特色

不要錯過以下的一些景點及指示 !!

 

馬料水三號梯台

馬料水三號梯台

荔枝窩碼頭

荔枝窩碼頭

地質公園牌

地質公園牌

紫玉盤

紫玉盤

鄉郊廟宇

鄉郊廟宇

荔枝窩村正門入口

荔枝窩村正門入口

村內巷道排列整齊

村內巷道排列整齊

傳統村屋擺設

傳統村屋擺設

層層疊疊的屋瓦

層層疊疊的屋瓦

荔枝窩自然步道

荔枝窩自然步道

白花魚藤

白花魚藤

獨特紅色的粉砂岩

獨特紅色的粉砂岩

 

 

荔枝窩位置圖

 

 

 

郊遊不留痕跡。 自己垃圾,自己帶走。 盡情享受地質公園之旅。

 

香港品牌          Web Content Accessibility Guidelines 2.0      OGCIO - Web Accessibility Recognition Scheme

 

| 免責聲明 | 版權聲明 | 照片使用 | 無障礙網頁守則 | 私隱政策 | 網頁指南 |
最後檢閱日期:2021年11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