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應2019冠狀病毒病疫情的最新情況,香港地質公園8間遊客中心,由1月7日起將暫停開放,直至另行通知。敬請大家齊心抗疫!
1. 香港地質公園遊客中心 2. 西貢火山探知館 3. 吉澳故事館 4. 鴨洲故事館 5. 滘西村故事館 6. 小瀛故事館 7. 荔枝窩故事館 8. 大埔地質教育中心
如有查詢,請致電2708 8885與漁護署聯絡。
更新日期: 2022年01月06日
活動獲漁農自然護理署支持,由環保協進會大埔地質教育中心及西貢區社區中心聯合舉辦,透過展板和岩石標本展示,介紹香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地質公園。展覽期間有地質公園導賞員駐場為前來參觀的市民作講解。
日期: 2021年12月31日 - 2022年1月3日 時間: 09:30 - 16:00 場地: 新界西貢海下路海下遊客中心
以下三場展覽宣佈取消!!
日期: 2022年1月8日 - 2022年1月9日 .....(取消) 時間: 10:00 -18:00 場地: 香港柴灣柴灣道238號青年廣場平台E區
日期: 2022年1月14日 - 2022年1月18日 .....(取消) 時間: 10:00 -18:00 地點: 香港堅尼地城城西道3號卑路乍灣海濱長廊堅農圃
日期: 2022年1月28日 - 2022年1月30日 .....(取消) 時間: 10:00 -18:00 場地: 香港柴灣柴灣道238號青年廣場平台B區
更新日期: 2022年1月6日
於11月中至12月一連六個週末,在多個地質公園社區(吉澳、鴨洲、滘西村、三門仔及慶春約)及萬宜水庫東壩,舉辦多類型公眾活動,包括導賞、傳統文化表演及不同類型的工作坊和遊戲,適合一家大小參與。活動希望能讓參加者深度體驗香港地質公園的地質、生態及文化特色。
日期: 2021年11月20日-21日 地點: 吉澳 (完結) 11月20日 - 時間: 11:45 – 16:30 11月21日 - 時間: 11:00 – 16:30
日期: 2021年11月27日-28日 地點: 鴨洲 (完結) 時間: 10:30 – 16:30
日期: 2021年12月4日-5日 地點: 萬宜水庫東壩 (完結) 時間: 10:15 – 17:00
日期: 2021年12月11日-12日 地點: 滘西村 (完結) 時間: 09:45 – 16:15
日期: 2021年12月18日-19日 地點: 三門仔 (完結) 時間: 10:00 – 17:15
日期: 2021年12月25日-27日 地點: 慶春約 (荔枝窩) (完結) 12月25日及27日 - 時間: 10:30 – 16:30 12月26日 - 時間: 11:45 – 16:30
活動詳情請參閱主題網頁:https://10.geopark.gov.hk/activities.html
更新日期: 2021年12月29日
活動獲漁農自然護理署支持,由環保協進會大埔地質教育中心及西貢區社區中心聯合舉辦,透過展板和岩石標本展示,介紹香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地質公園。展覽期間有地質公園導賞員駐場為前來參觀的市民作講解。
日期: 2021年11月8-11日 時間: 10:00 – 17:00 場地: 沙田小瀝源行善里香港恒生大學賽馬會住宿書院地下
日期: 2021年11月26-30日 時間: 10:00 -18:00 地點: 柴灣柴灣道238號青年廣場平台E區
更新日期: 2021年11月06日
香港地質公園獲香港中文大學及香港教育大學的邀請,分別於2021年10月19日及25日到訪校園與同學們互動,期間講述了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地質公園的可持續發展理念,以及香港地質公園在推動地質旅遊和地質公園社區可持續發展方面的工作與經驗。
香港地質公園代表也分享了近期的工作成果,以多個特別是香港地質公園與地質公園社區的合作項目,例如雙方如何在保護環境與文化遺產、推廣地質旅遊、推動社會經濟發展中取得平衡。兩次活動中共有五十多名學生參與,學生們踴躍發問,提出了不少有趣問題和寶貴的意見。
更新日期: 2021年10月27日
由2021年10月10日(星期日)起,新界專線小巴第9A號線 (北潭涌 – 萬宜水庫東壩)將會作出以下服務調整:
*逢星期日及公眾假期提供服務
由*北潭涌 --> 往萬宜水庫東壩 服務時間: 上午9時30分至下午6時40分 班次(分鐘): 20 全程收費: $11.3
由*萬宜水庫東壩 --> 往北潭涌 服務時間: 上午10時00分至下午7時00分 班次(分鐘): 20 全程收費: $11.3
(詳情以營辦商公佈為準)
更新日期: 2021年10月13日
第六場香港地質公園10周年公眾講座已於10月10日(星期日)舉行,由於受到天氣影響,這次活動改以網上形式進行。主講嘉賓是香港本土攝影師袁斯樂先生 Kelvin Yuen,他是首位華人奪得國際年度風景攝影比賽冠軍。他縱橫香港山野,深入探索,不斷嘗試,就係為咗捕捉完美嘅影像。佢成日都去香港地質公園影相仲稱之為Office,影咗好多震撼嘅作品,展現他眼中的香港地質公園。
更新日期: 2021年10月11日
第五場香港地質公園10周年公眾講座已於9月26日(星期日)舉行,這次請到來自吉澳、鴨洲及荔枝窩的地質公園社區代表,為大家講解地質公園社區的有趣故事及歷史印記。
香港的原居民在過去百多年間,見證一個漁港如何一躍成為世界著名的金融中心。來自鴨洲、吉澳和荔枝窩的地質公園社區代表細述鄉村生活的改變,以及他們如何與時並進,迎接新時代。
更新日期: 2021年10月04日
活動獲漁農自然護理署支持,由環保協進會大埔地質教育中心及西貢區社區中心聯合舉辦,透過展板和岩石標本展示,介紹香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地質公園。展覽期間有地質公園導賞員駐場為前來參觀的市民作講解。
日期: 2021年10月5-10日 時間: 10:00 – 17:00 場地: 中環碼頭連接大樓地下(7號及8號碼頭)
日期: 2021年10月22-26日 時間: 09:30 -16:30 地點: 西貢蕉坑獅子會自然教育中心
更新日期: 2021年10月03日
香港世界地質公園與吉澳村攜手推出吉澳文化徑,進一步推廣吉澳的歷史、文化與非物質文化遺產,並為遊客帶來有深度的旅遊體驗。
吉澳文化徑以現有路徑為基礎,沿途設置27塊解說牌,貫穿島上多個重要的歷史及文化遺蹟,引領旅客探索島上不同景點,深入認識吉澳。
遊人除可閱讀文字簡介外,亦可掃描牌上的二維碼,登入吉澳文化徑語音導賞網頁,聆聽村民和地質公園導賞員親述一段段小島的故事。網頁內亦載有歷史照片及所有解說牌的資料,方便遊人閱覽。
遊人可透過參觀昔日吉澳大街的酒樓及雜貨店,認識小島以往繁盛興旺的一面;到訪昔日的榕樹頭、養豬場、梯田、露天電影院及學校,了解居民昔日的生活。
有關吉澳文化徑的詳情,可瀏覽︰https://www.geopark.gov.hk/b5_s2p06.htm
更新日期: 2021年9月24日
昨天香港科技大學人文學部及華南研究中心主任廖迪生教授嚟到香港科學館演講廳,帶大家走入香港地質公園社區中,認識當地的民俗和方言,如吉澳、荔枝窩及附近村莊的客家人,以及鴨洲、吉澳和滘西的漁民。今次活動出席踴躍,反應熱烈,讓公眾可以更深入了解地質公園社區內蘊藏豐富的鄉郊文化遺產。
更新日期: 2021年9月13日
《綠.遊蹤》主持人︰馮傑
「綠遊講場」系列︰香港地質公園探索(共五集)
嘉賓主持︰陳羽嵐(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地質公園高級地質公園主任)
播出日期︰2021年8月16日至9月13日(逢星期一)
播出時間︰晚上9時至10時
製作︰香港電台文教組
網頁及重溫︰https://www.rthk.hk/radio/radio5/programme/greenroad
更新日期: 2021年9月3日
香港科學館與香港地質公園㩗手合作,分別於2021年7月18日及8月28日舉行了兩場以地球科學為主題的科普工作坊,向參加者講解有關岩石的基礎知識。
香港地質公園位於香港東部,在西貢常見到的岩石是火山岩,新界東北部則有不同種類的沉積岩。岩石主要可分為三大種類:火成岩、沉積岩及變質岩!各種岩石有甚麼特徵呢?有甚麼簡單方法可以分辨它們呢?
在工作坊中,地質公園人員以演示檔及實物為岩石發聲,作出生動的講解,參加的大人及小朋友均可以透過觸摸各種岩石,親身感受,掌握岩石的類形。進行互動遊戲時,各人都熱烈參與。參加者亦有即場提問,與工作人員互動。
更新日期: 2021年8月30日
為咗慶祝香港地質公園10周年,漁農自然護理署製作咗一系列有關地質公園嘅短片,計劃推出一共10集,希望大家可以透過呢系列嘅短片,進一步認識️我哋地質公園嘅自然風貌、地質景觀、旅遊活動及傳統文化!
▶️ 睇片啦~~
第一集 - 香港有個世界級的地質公園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MJYeUDcqAcs
第二集 - 地質奇觀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bz1sWr085kg
第三集 - 遠古的秘密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PuGDvoqXlhE
第四集 - 滄海明珠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ekdfHrkRfKk
第五集 - 源遠流長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bwTYVIO_HwI
第六集 - 生機欣然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8kXyDFyYY0s
第七集 - 探索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JTW5GUONUOM
第八集 - 發現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Z1xogw-ucXQ
第九集 - 體驗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xqSujkvBtA4
更新日期: 2021年12月20日
活動獲漁農自然護理署支持,由環保協進會大埔地質教育中心及西貢區社區中心聯合舉辦,透過展板和岩石標本展示,介紹香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地質公園。展覽期間有地質公園導賞員駐場為前來參觀的市民作講解。
日期: 2021年8月5-6日 時間: 10:00 – 18:00 場地: 新界荃灣青山公路625號麗城薈地下
日期: 2021年8月11-15日 時間: 10:00 – 18:00 地點: 新界沙田德厚街3號禾輋廣場2樓
日期: 2021年8月19-22日
時間: 10:00 – 18:00
場地: 新界沙田馬鞍山恆錦街1號恆安商場2樓
日期: 2021年8月25-31日
時間: 10:00 – 18:00
場地: 新界大埔安邦路8及10號大埔超級城D區地下
※ 免費活動 ※ 歡迎參觀 ※
更新日期: 2021年8月24日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於2021年4月作出了一項重要的決定,使用多年的標誌將換上新妝。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所有項目,包括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地質公園,也將採用新的標誌設計。香港地質公園也會逐步採用這個新標誌,請大家認住我們的新標誌啦!
第三場香港地質公園10周年公眾講座將於8月8日(星期日)舉行,這次請來香港大學地球科學系助理教授文嘉棋博士,為大家講解香港化石的故事,內容精彩,萬勿錯過!
更新日期: 2021年8月5日
香港地質公園將與香港科學館攜手合作,於2021年7月至10月期間舉辦一連6場公開講座。第一場及第二場公眾講座已於7月25日及8月1日順利舉行,出席情況踴躍,參加者亦有即場提問,與講者互動。
第三場香港地質公園10周年公眾講座將於8月8日(星期日)舉行,這次請來香港大學地球科學系助理教授文嘉棋博士,為大家講解香港化石的故事,內容精彩,萬勿錯過!
第三場公眾講座
日期 : 08.08.2021 (星期日)
時間 : 14:00-15:30
講者 : 文嘉棋博士 (香港大學地球科學系助理教授)
地址 : 九龍尖沙咀東部科學館道2號香港科學館演講廳
※※即場免費入座,先到先得※※
更新日期: 2021年8月3日
香港地質公園將與香港科學館攜手合作,於2021年7月至10月期間舉辦一連6場公開講座。該講座系列將邀請本地地質學家、歷史文化專家、生態專家和香港地質公園社區代表等,從岩石、生態及文化等方面,以全方位角度深入介紹香港地質公園的特色。
第二場香港地質公園10周年公眾講座將於8月1日(星期日)舉行,這次將請來土木工程拓展署高級土力工程師鄧麗君博士,為大家解開香港六角岩柱的種種謎團,內容精彩,萬勿錯過!
日期 : 01.08.2021 (星期日)
時間 : 14:00-15:30
講者 : 鄧麗君博士 (土木工程拓展署高級土力工程師)
地址 : 九龍尖沙咀東部科學館道2號香港科學館演講廳
※※即場免費入座,先到先得※※
更新日期: 2021年7月27日
香港地質公園將與香港科學館攜手合作,於2021年7月至10月期間舉辦一連6場公開講座。該講座系列將邀請本地地質學家、歷史文化專家、生態專家和香港地質公園社區代表等,從岩石、生態及文化等方面,以全方位角度深入介紹香港地質公園的特色。
日期 : 25.07.2021 (星期日)
時間 : 14:00-15:30
地址 : 九龍尖沙咀東部科學館道2號香港科學館演講廳
※※即場免費入座,先到先得※※
更新日期: 2021年7月23日
香港地質公園將於2021年7月至9月期間在大型商場舉辦一連串巡迴展覽,展覽包含互動元素,以生動有趣的方式向市民推廣香港地質公園。歡迎大家前往參觀!
日期 : 24/7 -27/7/2021
時間 : 10:00 -19:00
地址 : 九龍油塘高超道38號「大本型」商場 (近顧客服務中心)
※※免費參觀※※
更新日期: 2021年7月21日
香港地質公園於7月11日在香港科學館舉辦「十周年慶祝活動啟動禮暨社區研討會」。會上邀請地質公園社區、非政府組織及相關政府部門等地質公園持份者及合作夥伴分享近年與香港地質公園合作的項目,就香港地質公園未來發展交換意見,並提出寶貴的建議。香港地質公園希望藉這次研討會加深與各持份者的聯繫,進一步推動地區可持續發展工作。
香港環境局局長黃錦星先生於研討會上為地質公園10周年慶祝活動主持啟動典禮。今年是香港地質公園加入世界地質公園網絡10周年,香港地質公園將於7至12月舉辦一系列公眾活動,包括講座、巡迴展覽和社區同樂日等,讓市民多角度認識香港地質公園,深入體驗當中豐富的地質、生態及文化特色。
漁護署已推出香港地質公園10周年主題網頁 https://10.geopark.gov.hk,公眾可於網站內瀏覽慶祝活動詳情。
更新日期: 2021年7月12日
香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地質公園與羅馬尼亞哈采格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地質公園於2021年5月聯合舉辦一項為期三星期的青少年線上交流活動。
兩地青少年於活動後表示非常享受這次活動,特別是能夠就兩地的地質公園、城市、生活、文化、歷史及語言等進行深入交流,這對於被五個時區分隔的兩地年輕人來說,實在是十分新奇的特殊體驗。他們還希望將來有機會前往對方的國家或城市,進行面對面交流。
香港地質公園日後將繼續與世界地質公園網絡其他成員合作,推廣這種跨地域的交流活動,藉此提高青少年的科普知識,開闊他們的國際視野,給予他們更多機會學習與不同文化背景人士溝通及合作。
更新日期: 2021年6月28日
香港地質公園和隱岐群島地質公園 的學生於4月26日及4月28日在線上見面。他們分享了自己城市的歷史及文化和地質公園的特色,並自由提問交流。此活動促進兩地學生建立友誼並在活動後保持聯絡。
交流合作是世界地質公園的主要工作之一。這次兩地學生之間的文化交流除了讓學生擴闊眼界,同時推動地質公園的可持續發展及推廣地球科學。
感謝以下參與學校:
島根縣立隱岐島前高等學校 及 中華基督教會蒙民偉書院
島根縣立隱岐高等學校 及 元朗商會中學
#世界地球日2021 #修復地球 #亞太地質公園周 #香港地質公園
更新日期: 2021年4月28日
今年適逢香港科學館成立三十周年,同時響應世界地球日,科學館全新的「地球科學廳 」,自四月二十三日起開放予市民參觀,展出約三十組互動展品、模型和場景裝置讓參觀人士了解自然現象的成因,同時介紹香港多樣性的地質和展示珍貴而色彩豐富的礦石和岩石標本。
「地球科學廳」為科學館常設展覽廳。展廳分為四大展區,帶大家走進地球內部窺探地殼之下的秘密,並剖釋火山爆發、地震、海嘯和颱風等驚人自然現象的成因,啟發大眾反思人為因素對整個地球系統運作的影響。場內設有互動模型、場景裝置和颱風模擬室,讓參觀人士體驗大自然的威力。
香港豐富的地質面貌蔚為奇觀,科學館亦精選來自不同地質年代的岩石標本在展廳中展出,包括糧船灣一帶舉世知名的六角形岩柱,並將香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地質公園的絕美景致一一呈現,提高市民對香港地質的認識。
網頁:https://hk.science.museum/zh_TW/web/scm/pe/1f/esg.html
更新日期: 2021年4月24日
活動獲漁農自然護理署支持,由環保協進會大埔地質教育中心及西貢區社區中心聯合舉辦,透過展板和岩石標本展示,介紹香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地質公園。展覽期間有地質公園導賞員駐場為前來參觀的市民作講解。
日期:2021年6月17-20日 (已經結束) 時間: 10:00 – 18:00 場地: 新界元朗天水圍天瑞路9號天瑞商場地下羅馬廣場
日期:2021年6月10-14日 (已經結束) 時間: 10:00 – 18:00 地點: 九龍慈雲山毓華街23號慈雲山中心6樓平台
日期: 2021年5月14-16日 (已經結束)
時間: 10:00 – 18:00
場地: 九龍鑽石山鳳德道111號鳳德商場3樓平台
日期:2021年4月26日- 5月9日 (已經結束) 時間: 10:00 – 18:00 場地: 海洋公園港鐵站B出口, 海洋公園怡慶坊旁
日期:2021年4月22-25日 (已經結束) 時間: 10:00 – 18:00 地點: 油塘港鐵站A出口大本型商場2樓
更新日期: 2021年5月31日
為了紀念 "卡蒂妮日" 和 "地球日",印度尼西亞的林賈尼-龍目島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地質公園與其合作夥伴舉辦了名為“婦女與地球工作坊暨國際研討會”的一系列活動。活動目的包括:1)推廣地質公園及生物圈保護區的保護工作, 2)提高婦女的角色; 3)支持生態旅遊和地質旅遊的發展。
香港地質公園應邀以演講嘉賓的身份參加了這次活動,通過網上視像會議分享了“地質旅遊發展及婦女參與地質導賞員工作” 的經驗和情況。
促進性別平等和婦女權利,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可持續發展目標之一,亦是香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地質公園致力推動的其中一項工作。是次活動亦展示亞太地質公園網絡(APGN)地質公園之間緊密的網絡與合作關係。
更新日期: 2021年4月19日
香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地質公園(香港地質公園)小瀛故事館由2021年2 月27 日起,逢星期六、日及公眾假期開放予訪客參觀。
小瀛故事館是沙頭角慶春約七村(荔枝窩、鎖羅盆、三椏、梅子林、蛤塘、牛屎湖和小灘)與香港地質公園的合作成果,設於荔枝窩小瀛學校擴建校舍的舊址。該校於1920年代成立,在數十年間為七村子弟提供基礎教育, 是村民的重要集體回憶之一。
展覽內容主要來自村民提供的口述歷史資料和他們慷慨捐贈的文物,透過慶春約及七村簡史、小瀛學校、 太平清醮、農耕與貿易等四大主題, 向遊客全面介紹其歷史文化和多元的生活環境, 讓當年的鄉村面貌重現眼前。
更新日期: 2021年2月26日
第七屆「獲推薦地質公園導賞員」的評核試已於2021年1月28日順利完成,評核工作由漁農自然護理署、香港地貌岩石保育協會與香港旅遊業議會代表組成的評審小組負責,最後共有7人通過評核,成為「準獲推薦地質公園導賞員」。
每名「準獲推薦地質公園導賞員」須通過為期六個月的試用期,才會獲確認為正式的「獲推薦地質公園導賞員」(R2G),之後亦須每兩年接受一次重新評審,以延續其資格。
期望新一批「準獲推薦地質公園導賞員」能繼續R2G的優秀傳統──成為導賞員的典範,致力推廣自然保育、文化遺產及世界地質公園理念,同時傳播地球知識、分享地質公園社區的文化遺產資訊、為遊客提供優質的導賞服務,並對香港地質公園的保育、教育及可持續發展作出貢獻。
更新日期: 2021年2月18日
漁護署的地質公園遊客中心,包括香港地質公園遊客中心、西貢火山探知館、鴨洲故事館、滘西村故事館及吉澳故事館於2月18日起重新開放,各中心及展館會採取特別及防疫措施。
基於公共衞生考慮,市民進入漁護署的戶內設施前,須遵從相關防疫措施,包括佩戴口罩、接受體溫檢測、使用酒精搓手液消毒雙手、使用「安心出行」流動應用程式或登記姓名、聯絡電話和到訪日期和時間。上列中心及展館亦會因應情況控制人流和限制遊客數目,以避免公眾聚集。
由於荔枝窩地質教育中心及大埔地質教育中心正在進行維修,目前暫停開放,直至另行通告。所有學校及公眾活動仍然暫停,直至另行通知。
更新日期: 2021年2月17日
吉澳、荔枝窩和滘西洲等香港地質公園社區的居民在新春前夕籌備慶賀農曆新年,包括張貼揮春、製作年糕及舞龍舞獅,氣氛熱鬧。至於在香港地質公園內的鎖羅盆村,村民雖已遷離,但仍心繫家鄉,每逢新春都會返村慶祝,在各家門前張貼揮春、打掃伯公及村落,而且會到位於荔枝窩的祠堂祭祀。
更新日期: 2021年2月10日